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辛酉政变以后,与原有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,为了能够坐稳统治地位,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,洋务派登上清朝的政治舞台后,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,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,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。
1862年,洋务派以“自强”为旗号,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,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。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,江南机器制造总局、金陵制造局、福州船政局、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。短短几年中,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,产品包括大炮、枪械、弹药、水雷、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,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、广州鱼雷学堂、威海水师学堂、南洋水师学堂、旅顺鱼雷学堂、江南陆军学堂、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,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。
应该是。
洋务运动,又称同治维新、自强运动。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、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。
1861年1月11日,奕訢会同桂良、文祥上奏《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》,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。1861年辛酉政变后,慈禧重用洋务派,洋务派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、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。在甲午中日战争中,北洋海军全军覆没,标志着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失败。
清军海军装备(北洋水师):
战前日本实际动员兵力达240,616人,其中174,017人有参战经验,海军拥有军舰32艘、鱼雷艇24艘,排水量72000吨,超越北洋水师。
北洋水师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,装备有有铁甲舰定远号及镇远号,各有12寸巨炮4门,航速分别为14.5节及15.4节。但在甲午战争之前6年里北洋水师没有再购买新式军舰在此期间,而重修颐和园花费约八百万两白银,光绪皇帝大婚花费白银540万两。1891年,户部尚书翁同龢奏更是暂停拨款海军购买外洋枪炮船只3年。因此在开战时的北洋海军已经没有多少“优势。
1890年时,大清北洋舰队总排水量为27000吨,日本海军总排水量在17000吨以上。此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%来发展海、陆军,1893年起明治天皇每年从自己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,再从官员薪水里取十分之一以补充造船费用。到了1894年甲午战争时,日本海军舰队总排水量为72000吨,实力超过北洋海军。
附图,镇远号铁甲舰
到甲午战争之前6年清军没有再添置铁甲舰,1894年时中日火力对比是:
200mm以上火炮:31/15,
200mm以下火炮:230/140,
速射机关炮:244/294,
鱼雷管39/43,
航速11.48/12.84,装甲巡洋舰3/1,防护巡洋舰3/8。
清朝陆军装备
自从入主中原以后,清军八旗、绿营的战斗力先后腐化,只有一个正规军的名头。乾隆时期的白莲教起义中,八旗、绿营的拙劣表现就让人撑舌;鸦片战争中,满清军队更是被列强打得疲于奔命;到太平天国战争时期,全国能战的军队只有地方团练武装。 甲午战争爆发前,驻防旅顺、大连、天津、威海等地的淮军兵力为38642人,驻守奉天的奉军、练军有14639人,这5万多人也就是清军的野战机动兵团总兵力。
甲午战争中的清军已经普遍装备了先进的后膛枪,其中包括大量的连发后膛枪(平壤之战清军溃逃时,日军缴获连发枪550支,而单发枪只有400支),而日军使用装备普遍为国产的青铜炮和村田式单发步枪(战前只有近卫师团和第四师团装备连发步枪,但未参战),在性能上不如中国进口的西式连发步枪。此外,甲午战争前清军装备大炮和机关炮1733门,而日军只装备野战炮294门。正如藤村道生所言,“北洋陆军装备毛瑟枪和克虏伯炮,……它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山炮的日军优越。”
附图,马克沁 .303(7.7x56mmR)机枪
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清军装备:
1895年清军战俘归国后,盛军军械委员邱凤池的报告显示盛军所收到的军械有75mm克虏伯行营炮炮弹1200发、2磅小行营炮1200发、加特林机关炮炮弹50000发、各类步枪子弹50万发。
附图,雷明顿 M1867 步枪
武器采购方面。战前湖广总督张之洞购买快枪9250支、火炮30尊、子弹700万颗、炮弹1.44万颗;两江总督刘坤一购买枪支1.5万支、子弹280万颗;直隶总督李鸿章向各国订购快枪2.8万余支、快炮56尊以及1500多万颗炮弹、子弹;山东吴大徵先购“战炮十尊,精枪数百杆”,后又购奥地利小口径枪8000枝、子弹100万颗 ;福建省购毛瑟枪5000枝、子弹500万颗。
再看具体使用上。1895年初,李鸿章上奏:“许景澄(驻德公使)购来毛瑟枪一万零八枝,业经全数分拨各军应用”;南洋所购马梯尼10400枝、马枪1000枝议定南北各半,留于南洋者拨给李占椿、万本华等即将开赴北方作战的部队。 刘坤一截止1894年10月协济各省后膛洋枪14000枝 ;广东到11月已调拨各地洋枪16000枝,以后又续拨马、步枪2600枝,子弹360万颗。
附图,马提尼-亨利 步枪
开战前清军配备了大量的西式武器,但由于各地方团练武装各自购买武器导致标准并不统一,仅步枪就有近十种之多,因此一种武器对应的子弹用完则无法使用其他武器的子弹。同时清军的训练与编制极为简单,依旧是古典军队的典型编制,而日军已经经过近代化训练与编组。
史奈德-恩菲尔德步枪
附图,毛瑟 M1871/84与剑型刺刀
附图,温彻斯特 M1873 步枪
欢迎交流与讨论!!!
分享专业知识,奉献原创精品,我是兵说,欢迎关注!
在清末抵御外侮斗争中,总是以清军战败而告终,所以有些人就觉得清军太腐败,加上装备不行,才打败仗。其实这只是片面的说法,清军腐败是不假,但是经过洋务运动后,到甲午战争时清军的武器装备绝对是世界一流。
为了提升步兵军力,清政府从德国毛瑟兵工厂进口了大量1888式委员会步枪,并对其进行了仿造,这就是汉阳88式步枪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汉阳造”,它的性能和德产的差不多,弹药可以实现自产,在抗战时期汉阳造步枪仍然是中国军队普遍装备的武器,所以此枪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步枪中的佼佼者了。除此之外,清军还花费了大价钱从美国人手里购进了大量温彻斯特杠杆步枪,此枪可以通过杠杆快速手动上弹,在当时也算是非常先进的步枪了。清军在当时已经配备了大量西式武器,不过各省团练武装都是自行购买,所以光步枪就有很多种,但这些步枪比起日军制式步枪好得多。
清军在战前拥有各式火炮1700多门,如德制75毫米重野炮,射程有五千多米,备弹药24发,这是清军陆战的主要火炮。而且清军在当时还仿制了美国的加特林机关炮,主要装备于水师战舰和少量陆军。清军对海防极为重视,进口了大量英、美、德国的海防火炮,并加以仿制,最有名的是阿姆斯特朗加农炮,它是清军的海防巨炮,射程可达10公里。总的来说,清军虽然重炮有限,但轻型火炮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。
甲午海战前,清军海军共有大小舰船78艘,鱼雷艇24艘,总吨位83900吨,其中北洋舰队实力最强,但由于经费的缺乏,北洋舰队的装备大部分都没有更新,所以在开战时,清朝海军吨位和舰艇数量虽有优势,但在日军海军舰船性能要比清军好得多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威海现甲午战争鱼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